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骨质疏松症
编号:45484
“杭州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管理项目”启动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14日 中国妇女报 2021.07.14
    

    ■ 张敏

    7月9日,由浙江省杭州市基层卫生协会主办的“杭州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管理项目”正式启动,将在杭州主城区范围内深入探索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管理的典型经验,通过落实城市医疗资源“双循环”管理措施,逐步构建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管理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作用,最终达到从源头防范和降低脆性骨折发生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的目的。该项目得到了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主城区各卫生健康局的指导及安进中国的支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骨质疏松症及其引发的脆性骨折呈逐年攀升态势。数据显示,中国约有8000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逾九成是绝经后女性,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到32.1%,这意味着每3名50岁以上女性中就有1人患骨质疏松症。由于早期症状隐匿,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始终是一道难题,亟待建立有效、协同的疾病防治管理体系。
, 百拇医药
    据悉,此次项目将在年内覆盖全市主城区的10家三甲医院与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省专家形成1+1+X全-专联合团队,开展精准转诊服务,建立集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和病人管理为一体的社区标准化健康管理路径。项目将在半年内运用国际通用的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工具,在社区居民体检、就诊、随访时开展机会性筛查;预计年内组织筛查逾万名居民,并对检出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与高风险人群进行建档管理和随访干预。

    对抗“沉默杀手”骨质疏松症,防治关口前移下沉到社区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因为患者患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发生腰背疼痛、脊柱变形、身高变矮或脆性骨折后才发现患病,延误了有利治疗时机。而一旦发生脆性骨折,患者一年内再次骨折的概率是常人的5倍。

    “一次不经意的跌倒、颠簸、咳嗽或喷嚏,都可能令骨质疏松人群发生脊柱、髋部或腕部等重要位置的脆性骨折,潜藏着巨大的致残、致死风险。”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主任、此次项目导师组成员费骏主任医师表示,“骨质疏松需要规范科学的长期管理,我国低骨量人群数量庞大,但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检测率和治疗率都偏低,整体防治形势不尽如人意,所造成的疾病负担更是不容小觑。”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健康骨骼作为“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重要工作之一,持续受到国家的重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等重要文件均强调了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倡导公众重视骨质疏松症及脆性骨折的防治。

    “基层是慢病管理的主战场,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以及高效创新药物的普及程度,决定了我们能否扎扎实实管理好我国几千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费骏直言,“本次项目的一大核心就是将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下沉到社区,帮助高风险人群在家门口就能做好防控和管理。同时,我们也希望呼吁将更多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的创新药物纳入国家基药目录,最大程度保障广大群众的用药需求,减轻药费负担。”

    探索骨质疏松症社区管理标杆,将“杭州经验”推广至全国

    本次项目导师组成员、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及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张喆主任医师表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不能仅仰赖综合医院的接诊能力,要以医联体为中心,建立高效的上下联动机制,做好患者分流转诊,辐射更广泛的社区和大众,将社区医院的力量纳入防治体系的建设中来。”
, http://www.100md.com
    项目开展后,杭州市将在基层能力建设和公众教育两方面同步发力,建立医联体专家与基层医生的导师制度,改善医生队伍的诊疗能力与疾病意识;同时以市、区为单位组织患者教育师资培训、临床诊疗规范培训、病例征集、学术沙龙、院长论坛等活动,并帮助有条件的中心设立骨质疏松症全-专联合诊室。

    在居民宣教方面,各中心也将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基层义诊等活动,推广骨质疏松症自测工具,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加强绝经后妇女等重点人群的疾病防控,倡导早筛早诊早治,提升全民的骨健康意识。

    张喆指出:“本次项目将会是构建中国骨质疏松症诊疗体系的有益探索,希望能将在杭州取得的经验向浙江省、乃至全中国更多省市拓展推广,最终让千千万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获益。”, 百拇医药